新冠

红眼病

手足口病

流感

猩红热

麻疹

水痘

痄腮

肺结核

春季是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结膜炎、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当前我国多数地区处于季节性流感的流行高峰。为了有效防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帮助我们远离疾病,保障同学们身体健康,享受快乐的生活和学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科学认识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处,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用手去捂,要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居室及工作场所保持清洁,勤开窗,多保持通风状态。

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办法。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等支持。

3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水疱疱液传播。

?主要症状:

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畏寒等全身不适症状,持续1~2天后出疹。皮疹先发生于躯干、头部逐渐扩散至面部,最后四肢。通常躯干皮疹较多,四肢及面部较少,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刚开始为粉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成丘疹,再经数小时变成疱疹,疱疹基底部有一圈红晕。

?预防措施:

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若有接触史,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疹病毒疫苗,接种后的随访观察发现水痘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率。

4

流行性结膜炎

流行性结膜(俗称红眼病)是指因为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物理和化学刺激、过敏反应等导致结膜出现炎症的一类疾病。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预防措施:

结膜炎多是接触传染,故应提倡勤洗手,避免随意揉眼。提倡流水洗脸,毛巾、手帕等物品要与他人分开,并经常清洗消毒。对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更不允许到公共游泳区游泳。如果一眼患结膜炎,必须告诉病人保护健眼不受感染。凡工作环境多风、尘烟等刺激者,应改善环境和戴保护眼镜,以防引起结膜炎。

5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主要症状:

发热、咽痛、发病后全身出现密集的红色皮疹,舌头像红色的杨梅。

?预防措施:

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隔离病人;平时注意居室卫生,常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勤晒被子,勤换衣服;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颌下及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严重者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预防措施: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患者直至腮腺消肿后5天。应用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皮下或皮内接种,也可用气雾喷鼻法,预防感染的效果可达95%以上,显著减少发病率。

7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可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目前疫苗仅能防控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8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通常先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发热、咳嗽、流鼻涕和红眼,随后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9℃~40℃,几天内脸上会出现红色皮疹,发热将在皮疹首次出现后持续2~3天,皮疹将会自上而下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双手沾上呼吸系统分泌物后要立即洗净。做好居室的清洁和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麻疹患者的隔离,彻底清洗麻疹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必要时可用酒精消毒,衣物应在阳光下暴晒,房间多通风。

9

肺结核

肺结核也称“肺痨”,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

?预防措施:

提供预防结核病的教育,如咳嗽礼仪。避免与肺结核患者接触,特别是在封闭和拥挤环境中。若接触不可避免,则可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装置,如面罩。疫苗接种和预防性化学治疗对预防肺结核也有重要作用。

科学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首先应从提高自身抵抗力做起。

1、常喝水。气候干燥时,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2、注意日常饮食。合理安排饮食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饮食一定要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另外,还要注意多饮水,因为上火后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袭。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手部的卫生十分重要,平时还应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口鼻等。另外,洗手时不要简单地在水龙头下面冲一冲,而要用肥皂来认真清洗,时间也要尽可能长一些。另一个是外出时注意戴口罩。对衣物和被褥等必须勤洗勤晒。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5、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春季天气乍暖还寒,人体的阴阳平衡容易出现紊乱,会出现头晕、头胀、乏力、嗜睡等,最好每天保证7~8个小时以上睡眠。

6、注意防寒保暖。人们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早春季节早晚都比较寒冷,更要特别注意,如早晚适当添加衣服,夜间睡眠时换厚被等。另外,阳光既有助于室内保暖,又有利于杀菌消毒,应充分利用,保证室内接受日光充分照射。

7、要注意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8、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平时的活动场所尽量选择露天或是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到密闭的环境中逗留,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乘坐飞机、空调火车或是空调大巴,少去有中央空调的大酒店或大商场。

9、注意接种流感疫苗。专家建议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个月~3岁的儿童每年都应该接种。值得提醒的是,流感疫苗并不是接种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而是每年都需要接种。

10、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时要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在集体环境里生活、学习和工作时,应注意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去人多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时戴口罩进行防护;合理营养,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让我们一起来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吧!

供稿:校医室

编辑:李 超

审核:黎 峰

发布:李 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