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冷,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嘘、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02
普通性感冒
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3)平时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5)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6)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03
水痘
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对有接触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0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1)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2)尽量少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3)注意平时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05
麻疹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患者治疗后5天。
(2)增强免疫力,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或麻疹疫苗。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0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额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1)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2)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07
肺炎
肺炎:多由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婴儿和儿童的主要肺炎病原体是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成人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人群易感性:免疫力低下者或患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肾病,脾切除或功能障碍,等等以及老年人等。预防措施:(1)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居室保持清洁,空气新鲜。(2)冬春季节,年老体弱者应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感染。(3)对老弱体衰和免疫机能减退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脾切除者,注射肺炎免疫疫苗。(4)疾病恢复期应避免淋雨、受寒、醉酒等诱发因素。08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有以下症候可自我判断是否患上了肺结核:(1)周身无カ,疲倦,发懒,不愿活动。(2)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有盗汗。(3)发烧,体力下降,双肩酸痛,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4)经常咳嗽,但痰却不多,有时痰中带有血丝。(5)大量咯血,胸背疼痛。(6)高热。凡有(1)—(4)项能对得上号者,应及时检查,可能是初期患病,只要抓紧治疗可很快好转;凡有(5)—(6)项对得上号者,病情已较重,医院拍片确诊,抓紧诊治。预防措施:(1)当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盗汗,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医院查检、确诊。(2)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疗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3)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仍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4)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保护儿童。09
痢疾
痢疾:是由感染痢疾杆菌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
痢疾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高。痢疾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轻型、慢性痢疾和健康带菌者易被忽视。传播途径以粪、口感染为主,卫生习惯不良的小儿易患本病。预防痢疾,应做到以下几点:(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消灭苍蝇。(2)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人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3)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秋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
3.居家、教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