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   

临床表现皮下水肿的表现特征凹陷性水肿(pittingedema)

当皮下组织间隙中有过多体液积聚时,皮肤苍白、肿胀、皱纹变浅,局部温度较低,弹性差,用手指按压局部(如内踝、胫前区或额、颧部位)皮肤,如果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pittingedema)或显性水肿(frankedema)。在手指松开后,这种凹陷须数秒致1分钟方能平复。这是由于凹陷性水肿时,皮下组织间隙中有较多的游离水(freewater),因按压局部压力增高,使游离水移向压力较低处,故出现凹陷,手指松开后,游离水回复到原处的时间即为凹陷平复的时间。

隐性水肿(recessiveedema)

其实,在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之前,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已经增多,但按压局部无凹陷,此种状态称为“隐性水肿”(recessiveedema)。这是因为液体被组织间隙中的凝胶网所吸附而成为凝胶态的结合水(boundwater),只有当组织间隙液体增多使组织间液压由-0.87kPa(-6.5mmHg)升高至0kPa(0mmHg)以上时,组织间隙中的游离水才会明显增多。

全身性水肿表现特征尿量减少,体重增加

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有心性水肿、肝性水肿和肾性水肿,钠、水潴留是这些水肿的重要中间发病环节。因为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肾脏排钠、水减少,因而病人常表现为尿量减少、尿钠含量低(肾功能衰竭少尿期除外),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细胞外液容量显著增加所致。因为钠、水潴留多达几升、体重增加10%可能仍没有明显可见的凹陷性水肿,因此,尿量及体重是水肿较为敏感的指标,观察尿量及体重的动态变化,能反映水肿的消长情况。

不同原因所致水肿,分布部位有差别

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性水肿,最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立位、坐位时,先出现足踝部位水肿;仰卧位时,则水肿先在骶部出现。肝硬化所致水肿,主要表现为腹水。肾性水肿表现为晨起时眼睑浮肿,也可波及颜面部,当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影响水肿分布特点的因素有:

①重力和体位:如右心衰竭时,水肿出现于最低垂的部位,这是因为右心衰竭时,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也受重力的影响,最低垂部位的毛细血管压较高,因此,水肿最先在最低垂部位出现。

②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肝硬化病变引起肝静脉回流受阻,使肝静脉压及其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成为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组织结构特点:眼睑部组织较疏松,皮肤薄且伸展度较大,组织间隙压力较低,水肿液易于在此聚集。肾性水肿因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因素存在,在夜间平卧状态下,水肿液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位积聚,晨起水肿较明显。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对机体具有多种不利的影响,其影响大小取决于水肿的部位、程度、发生速度和持续时间。

细胞营养障碍

组织间隙过量的液体积聚使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距离加大,氧与营养物质运输时间延长;水肿液的堆积还可压迫局部毛细血管,致使血流量减少,造成细胞营养障碍。水肿部位易发生组织损伤、溃疡而不易愈合。

器官功能障碍

水肿可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如胃肠粘膜水肿可影响消化吸收,肺水肿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心包积水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喉头水肿可致气道阻塞甚至窒息,脑水肿可致颅内压升高,甚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若生命重要器官部位急速发生的水肿危害较大,而缓慢发生的非要害部位水肿如肢体水肿对机体可无太大影响。

一般疾病的临床表现都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所以水肿对机体也有有利的一面

是循环系统的重要“安全阀”

可以稀释毒素

水肿液中的纤维蛋白可以限制病原体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临床分度

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快。有时早期水肿,仅有体重迅速增加而无水肿征象出现。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治疗

由于引起水肿的原因非常多,每一种病因所引起的水肿期治疗各不相同,无法有统一的治疗方法。但根本原则都是:治疗病因、消除水肿、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比如心源性水肿,一旦诊断明确,应该治疗心衰(利尿、扩血管、强心等),心衰控制好后,水肿自然消退;肝源性水肿,若为肝硬化引起,则大部分是因为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水肿,这时候需要抗肝硬化治疗,比如乙肝抗病毒治疗(若为乙肝引起)、护肝、营养支持、治疗腹水等;肾源性水肿原因也较多,主要还是对因治疗,若为肾病,则可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肾病被控制后,水肿自然消退。其余病因所导致的水肿,都遵循:治疗原发疾病、维持生命体征的基本原则。详见各相关词条。

中医对水肿的认识

水肿,病名。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疾患。《素问.水热穴论》:“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古代又称水、水气、水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数种。亦以五脏分类,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等。后世又分为阳水、阴水两类。《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水肿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景岳全书.水肿论治》:“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脾而肤肉浮肿,传入肺,则气息喘急。”《金匮要略》论水肿的治疗原则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其汗。”实证多由外邪侵袭,气化失常,治宜祛邪为主,用疏风、宣肺、利湿、逐水等法,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越婢加术汤、五苓散等方。虚证多由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治宜扶正为主,用温肾、健脾、益气、通阳等方,以真武汤合理中汤等方。亦须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如忌食、慎风寒等。参见风水、石水、正水、皮水、里水、气水等各条。

中医治疗(一)

(1)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4)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中医治疗(二)

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三条基本原则。张仲景宗《内经》之意,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辨证地运用了发汗、利小便的两大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沿用至今。根据上述所论,水肿的治疗原则应分阴阳而治,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宜肺健脾,水势壅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总以扶正助气化为治。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

水肿族的手臂通常是因为血液循环及代谢不畅,淋巴阻塞,或者长期姿势不良造成的。检查你的日常餐单,是否热爱吃盐分高的食物,睡前喝水过多呢。

1、淋巴循环运动法

要收紧上胳膊,先按摩淋巴腺,使手部积存的水分与代谢废物流失,让臂部瘦下来。按摩的基本法则,是从手腕刺激到手臂根部,不要太过用力,以轻柔摩擦程度的力道进行即可。另外,手肘亦是淋巴管集中的部位,必须用心保养。

动作一:坐在椅子上,左手轻轻握拳,在右手外侧以敲击的方式,从手腕一直刺激到手臂根部。换手臂敲击,两边各刺激3-5次。

动作二:用左手抓住右臂外侧,从手腕一直到手臂根部,以抓紧、放松的方式缓慢往上刺激,换手臂,两边各握3-5次。

动作三:将左手的拇指贴于右手肘的内侧,轻轻按压约10秒。然后换另一只手。右手肘内侧淋巴丰富,轻压可以促进停滞的淋巴液流通。

动作四:取一条干燥柔软的毛巾放在肩口,经由胳膊外侧缓缓往手背擦拭过去,再由手掌通过胳膊内侧,往腋下擦拭上去。这个简易毛巾循环不同于以上的手部按摩,它更注重手臂的“气的循环”,以毛巾来摩擦可以使停滞的手臂能量变得通畅,加速新陈代谢,有效消除浮肿和脂肪。

2、水肿的针灸治疗法

一、毫针治疗:1、阳水、列缺、合谷、偏历、阴陵泉、委阳。2、阴水、脾俞、肾俞、关元、复溜、足三里。

二、灸法治疗:取穴:水道、水分、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阳水加肺俞、合谷。阴水加脾俞、肾俞。

水肿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各种肾脏、肝脏、心脏、贫血、营养障碍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对于急慢性肾炎、营养障碍、内分泌失调等疾病所致水肿具有一定的消肿作用,在治疗中,须控制盐的摄入。

3、饮食排水法

(1)红糖西瓜脆饼

材料:西瓜皮,红糖少许

做法:将西瓜皮去掉绿色的外皮和红色的瓜肉,只剩白色部分,切成小块撒上少许红糖,放入冰箱冷藏。大约1小时后,甜丝丝的红糖瓜皮脆饼就可以吃了。

功效:西瓜皮是非常好的排水利尿食物,能够清热消水肿,制作极其简便,最适合夏天食用,既能达到消除胖胖手臂的烦恼,又能当作美味又低负担的甜品,一举两得。

(2)红豆薏仁汤

材料:红豆,薏仁,水

做法:大名鼎鼎的瘦身红豆薏仁汤,没错。将红豆洗净泡水,大约半小时后红豆变软,捞出跟薏仁一起加水炖汤,煮至松软即可。

功效:红豆与薏仁都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但因为薏仁偏凉性,不适宜女生单独长期食用,配合温性的红豆,对身体就不会造成负担。红豆可以补血,薏仁则能美白,不仅瘦身还兼具美容的功效。不过千万不要贪图口感而加糖,糖可容易发胖的哦。平日三餐中多吃那些可以消肿利湿的蔬果,如冬瓜等。

(3)决明子粥

材料:决明子15克,大米

做法:纱布包好(用决明子水也可以)决明,和大米一起烧粥。

功效:通便清热,对预防和治疗痔疮有益。

(4)扁豆粥

材料:鲜扁豆克,大米克

做法:一起烧粥

功效:通便补气,健脾养胃。

其他如:山药、藕、米仁、黄芪都可以来烧粥。具有补血功效的粥则有:红枣粥、首乌粥和枸杞子粥。三宝粥则是补气又补血,用米仁、扁豆和红枣一起烧粥。   

患者注意事项

导致水肿的病因非常多,且较为复杂,医院检查清楚,方可对症下药。一些恶性疾病,若不留意,容易误诊。

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水肿,患者可能会寻求所谓的偏方治疗,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能够彻底治愈这些疾病,中医西医均不能,偏方也不能。若擅自用药,容易延误病情,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害。

版·权·声·明

来源: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点击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呀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