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超声引导进行的射频治疗。是一种热凝固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能力比正常细胞差,射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射频波通过插入肿瘤组织中的电极发出射频电流,再经辅助电极形成回路,通过周围组织中的分子摩擦和离子逸散而产热,局部温度可达90~℃而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射频消融术的历史20世纪初期开始应用于治疗体表的小肿瘤。年McGahan等和Rossi等,分别报道了使用单电极射频肝脏组织灭活的动物实验结果,并提出使用射频消融术组织灭活来治疗肿瘤的概念。但由于当时使用的单电极,每次射频消融术所能损毁的最大体积仅为1.6CM,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意大利学者发明了集束电极(多极)灭活范围有了显著扩大(直径约3cm球形坏死区),射频消融术才具有了实际临床运用价值。
射频消融原理及机制高温使靶区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高温影响肿瘤细胞质膜的相变及流动性,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各种功能。高温增加肿瘤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影响多种细胞器尤其是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高温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反应带,从而减少或阻断肿瘤血供,防止肿瘤扩散。
在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过程中,细胞膜等部位抗原暴露或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杀灭或抑制肿瘤生长或扩散,即所谓的“内源性瘤苗”作用。
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哪些疾病适合进行射频消融?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目前主要用于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肾及肾上腺肿瘤、骨肿瘤、颈部肿瘤、脾功能亢进等的治疗。(具体适应症以临床综合考虑为主)
肝癌射频消融术前:肿瘤组织损毁、血供丰富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肿瘤血供消失
肿瘤射频消融有哪些优点?微创、微痛
疗程短、见效快
增强机体免疫力
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强
射频消融并发症有哪些?并发症发生率5%左右,常见为:疼痛、发热、胸腔积液、皮肤灼伤,大多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可很快缓解。
张国强,主任医师,医院超声科主任。中国超声工程学会头颈部组委员、辽宁省超声工程学会腹部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委员。
专家观点进行射频消融前,应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按照手术流程,术前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组织学分型,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签订知情同意书,保证无菌操作。术中认真仔细操作治疗,术后细心护理,三者全面结合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作者:超声科赵聪指导专家:超声科张国强本文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长按指纹识别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