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6日讯58岁的张师傅,从年起就因肺结核病开始咯血,但他没有认真治疗,导致右肺毁损,咯血更频,危及生命。25日,他不医院进行右侧全肺切除。可张师傅心脏、纵隔等器官,因肺毁损而位移;滋生的数十根血管缠绕气管,稍有不慎就面临大出血;而张师傅又是“熊猫人”,用血稀缺,这都成倍增加了手术难度。为确保手术安全,医生专门喊来两个“熊猫人”在手术室门口待命。上月底,张师傅在外地游玩时,突然发生大咯血。医院在抢救中发现,张师傅的右肺因毁损而滋生数十条血管,粗的如筷子,细的如铅笔芯。这些血管缠绕在张师傅的右肺主支气管上。每一根血管就像一个“地雷”,随时可能破裂,导致咯血,甚至丧命。右肺支气管周围被一堆滋生的血管缠绕。手术治疗虽然可以一劳永逸,但难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右肺毁损,腾出了空间,心脏、纵隔等组织乘机挤占,这些脏器发生了较大偏移,血管也因此扭曲。二是,三十多条增生的血管缠绕支气管,处置不慎就会血如泉涌,出现意外。三是,右肺与胸腔壁完全粘黏,形成胸腔闭锁。四是,患者是稀有的熊猫血型,用血稀缺。这四个方面的难题,让医院放弃了手术治疗的想法,而采用了一种临时封堵出血点的救急策略——血管介入治疗。暂时止血后,张师傅返回武汉,医院,但对方都因手术难度大而表示无奈。上周,张师傅医院。医院外科专家进行了会诊讨论,并围绕这些的难点,逐一提出了应对之策。手术现场。本周一,副主任医师刘小玉、盛健,主治医生王冰为张师傅进行手术。术中,在准备了4个单位稀有红细胞和毫升血浆的基础上,医生还喊来了与张师傅同血型的两个熊猫人——张师傅的女儿和外甥。他们在手术室门前,随时准备献血。“正常右全肺切除,一般需要两小时,张师傅的手术,我们用了6小时20分。之所以这么慢,除因为患者的心脏、纵隔发生了位移,肺和胸腔壁黏连闭锁外,主要是分离和切除这30多条滋生的血管耗费大量时间。每一条血管,我们都小心翼翼,分离、切断、打结。因为小心谨慎,术中出血不多,仅用了2单位红细胞。”王冰说。患者康复后与医生合影留念。刘小玉和盛健主任也感慨:这是我们遇到的罕见熊猫血型的手术患者,但更为罕见的还是手术难度之高,支气管周围滋生了大量像蚯蚓一样扭曲的血管。而这个高难度,原本完全可以通过早期的规范治疗避免。我们想提醒更多患者,对于肺结核,尤其是已经出现咳血的肺结核,如果不管不顾,后患无穷。(长江日报记者谢俊杰 通讯员王敏 张全录)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