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塞上骄子团队与相关组织的带领下,第二组成员黄擎、伍静、周勇、杨澜、马小红、咸伟琴六位同学来到西吉县硝河乡隆堡村,正式开始为期3天的志愿蹲点活动。

01

队员简介

队长:黄擎

队员:马小红周勇

咸伟琴杨澜

伍静

02

村部介绍

隆堡村位于固原市西吉县硝河乡东北部,属葫芦河川道区。距离硝河乡政府1公里,距离西吉县城22公里。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名小组,现有总人口户人(其中汉族人,回族人)。建档贫困户口户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浇地亩。人均有耕地面积3.5亩。退耕还林(草)亩,多年生牧草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特色蔬菜种植、养殖、县区内闲时务工为主。种植业主要以芹菜、玉米、马铃薯、冬小麦为主,其中芹菜面积亩左右,玉米面积亩左右,马铃薯面积亩左右。畜牧业主要以养牛、羊为主,养牛在十头以上的大户有5户,大部分养牛户在2至3头,养羊在十头以上的农户有25户,总养殖牛头数头。

农民收入低,文化落后,产业提升慢,党组织年龄结构老化,模范带头作用不强是隆堡村全面脱贫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

年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发展芹菜种植亩、胡萝卜亩、大棚早熟马铃薯地膜玉米亩、小秋杂粮亩,改造河滩荒地,发展水塘养鱼面积亩牛饲养量达到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头、实施“见犊补母”头)、羊饲养量达到只(其中基础母羊存栏1只)、油炸作物亩,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两个),基础职业经济教育培训人、劳动技能培训人、劳农输出人;基础设施(饮水安全自来水覆盖8个组户、自来水覆盖率90%,小型水利建设完善小高抽设施,建设川口水库引水渠1.5千米,推广覆膜技术亩,动力电入户40户);社会事业(教育扶贫助学贷款10人、“雨露”计划扶持40人、社会资助4人);新型扶贫(金融扶贫小额贷款50户共万元,社会扶贫捐款捐物30万元)。年全村预计人均纯收入8元,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5元。

该村属于川区村,主要发展特色养殖和种植业,交通运输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很好的一个项目,目前缺少资金和项目带头人才。

03

实践调研

西吉县是西海固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县,其政府一直在农民经济收入上想方设法给他们找出路。缺水,直接使农业发展受到了限制。科学的用水和节水这个知识在这几年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依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化肥的使用不科学、过量,钾肥、磷肥的比例失调(芹菜需求多),农药的过度使用使作物产生耐药性。另外,种植不科学,重复种植的现象严重,直接导致病虫害严重。换茬意识缺乏;

2.蔬菜销量的问题。农民无法衡量多变的市场环境,完全是碰运气,无法掌握合理的、有效的市场变动规律(信息缺失);

3.利润流动不在农民手中,而是落在了中间商手中,对农民来说不公平,直接伤害农民的种植热情和利益;

4.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给的农业补贴没有落到农民手中,而直接落到流转商手中,这一点令人困惑,也让人惋惜。

走村串户了解状况

1.教育问题

通过在硝河乡隆堡村两天的调查走访,发现隆堡村村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缺陷,家长以及教师对教育没有给予高度地重视。

首先,农户认为学习的主要责任在于学生和老师,他们只负责孩子的教育费用;其次在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他们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继续走上上学的道路,而是放任孩子辍学外出打工。

从法律层面来说,他们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做父母不仅仅只对孩子提供物质基础,还对孩子负有教育义务,使其能够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享受受教育权利。从孩子的成长方面来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辨别是非的启蒙者,所以父母首先应该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其次父母应该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老师弥补孩子学习上的短板,使孩子充分享受受教育权利。

2.婚姻家庭问题

根据对隆堡村的调查走访,在村民的婚姻家庭方面存在两个问题:

(1)早婚现象严重

通过对30多户村民的走访,发现好多年轻女子都已经做了妈妈,其中好多都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究其原因,家人及当事人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在懵懂无知的年龄却做了妈妈,在处理事情的方式等方面都还未成熟,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也令人堪忧。

(2)家暴现象难以根除

隆堡村的大多数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加之早婚现象比较严重,妇女大多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不强,结婚后出现家暴现象,她们最先懵懂无知,加之农村认为离婚不光彩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她们都选择了忍耐。当她们忍无可忍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考虑到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她们又选择了忍让,这是妇女的悲哀,但如何提高妇女及村民的法律意识值得我们深思。

3.大病致贫现象严重

隆堡村大病致贫率是相当高的,我们在走访中发现,有10户左右的家庭贫穷是由于大病所造成。我们选择其中最严重的几户作为重点案例给大家介绍出来。

(1)11岁脑瘫患儿

患者11岁,性别男,没有读书,4岁时被确诊为脑瘫。主要劳力是患者父亲,主要打工挣钱。家庭年收入不到3万元。家中子女一共3人。确定为贫困建档立卡户,家庭条件差,无法为患者提供有效医治。

(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患者男,姓名:苏小龙,联系方式:,医院治疗,以吃进口药为主。因为时间过长,导致肝功能损伤,医生又让他先治疗肝功。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因为治疗费用的昂贵,家境是雪上加霜。并且患者是其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没有过多的经济收入导致这个家庭贫困不堪。针对他的病,我们建议去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更加医院医院接受治疗,但患者以治疗费用过高为理由拒绝,家庭确实贫穷,这种需要长时间治疗的病症,是部分家庭贫困的主要问题,需要社会更多爱心人士的帮扶。

(3)整体情况

65%的家庭成员中以风湿病,腰间盘突出为主的骨骼类疾病,此种疾病以老年化为主,并且手术费用昂贵,家庭不能承受长期的治疗,是我们的帮扶对象。

(4)注意:村民对于医疗保险的缴纳是%的,但是由于只是盲目跟随但并不了解医疗保险对他们的益处。在看病的时候不能缓解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或治疗费用,导致疾病不能有效及时的治疗。

4.农业问题

(1)芹菜的病虫害现象:芹菜的“黑根化”在这边是很常见还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获取了一些病虫害的样本,希望通过化验能得到病因。在此我们非常感谢杨玉姣同学,通过一些途径将她从第十组借调过来,把她带到田间地头采集样本,并和菜农一起分析病因,有了大致的解决方案,并教给农民一些预防和解决办法,具体的方案还要请教杨玉姣同学的老师以及她自己的化验努力。

(2)山地的低产量让人心寒,农民十亩地的总收入没有1万元,这种靠天吃饭的模式让贫困更加严重,甚至是让努力白费。必须要找到适合山地生长的抗旱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让努力不在白费。

(3)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价格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透明性,让很多的农民处于一个被中间商剥削的境地,这种现行的模式是对农民的最大伤害,提出的建议是搭建互联网平台,使得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4)畜牧业,尤其是牛,没有保险意识,我们应该熟悉保险内容,针对不同养殖业找到合适的保险种类,做到真正的利民。以保护农民的经济财产减少损失,为致富提供保障。

5.建档立卡户的一些基本情况

该村总人口户,建档贫穷人口户人,在我们走村入户交流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该项目惠及的农户,家庭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人们对此充满称赞。各种扶持的项目比如盖牛棚,鼓励大家养牛,且每头牛补贴元,此举让许多没有能力靠双手致富的老百姓都动了起来;对于医疗保险,贫穷建档立卡户也有相应扶持,让“看病难,看病贵”不再成为老百姓的难题,对此大家都很满意,政府对于精准抚平所实施的该方案,确实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这些农户对于此项政策的未来持积极态度,并且表示谢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同时,我们也看到村干部对于隆堡村精准扶贫做的是相当成功的,对此,我们应该感谢村干部的辛苦付出。

6.队员实践心得

(1)伍静

在西吉肖河乡隆堡村经历了为期2天的志愿活动,日子虽短,但收获颇多。在此期间我们去往油牡丹基地、蔬菜基地考察以及进老百姓家访问。令我难以忘却的是老百姓虽家里苦,但大多数人仍然记得政府对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恩。同时,他们在面对种庄稼不能真正带他们脱离贫苦的情况下,另寻途径如养牛、种植蔬菜和打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相反,有一些人完全靠政府,政府救济了他们生活状态好点,不救济了只能怨天尤人。在这2天,我们小分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团队协作能力不断提升。就我个人除了认识许多朋友外,独立自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所提升。统而言之,很感谢这次活动。

(2)咸伟琴

为期两天的志愿者活动结束了,时间虽短,但自身的体会颇深。

在此期间,我们去了隆堡村油牡丹以及蔬菜包括西芹、甘蓝等种植基地,了解了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西芹黑根等,并上报给相关人员进行研究、讲解、解决等。从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村民种植西芹最关键的是缺乏技术,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村民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咨询、寻找解决方法。

我们走村入户,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问题。比如该村庄大部分人由于政府项目去养牛,但在给牛投险这方面似乎闻所未闻,感觉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很少;有些村民家中有残疾人,残疾程度较为严重,如脑瘫26年的双胞胎姐妹,治疗过程导致家里极度贫困等;教育也是一大问题,村中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孩子不努力,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由于大部分家长没有上过学,无法满足孩子学习上的相关要求。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好的教育资源以及设施,家长积极督促孩子学习,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现实,让我们这里的孩子也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最后,我十分感谢隆堡村的村委们,他们的热情招待让初次做志愿者活动的我特别感动,也有了动力去做事儿,有方向去行动。这里民风淳朴,所到之处都是笑眼相迎,希望这里的村民都能够过上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感谢隆堡村的所有人给了我们实践的机会。

(3)周勇

穷,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连面对和解决穷的心态及方法。我叫周勇,来自宁夏医科大学的一名学生,虽然我生在宁夏,长在宁夏,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我们中华第一贫困县-西吉县。在年7月23日我第一次来到了被联合国认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西吉县,并在西吉县肖河乡隆堡村做了两天的调研,在调研期间从农户和村支部里了解了许多,有以下几点看法:

优点:1、在对待这篇贫瘠的土地他们没有丢弃希望,乐观积极的改变如今的生活条件,从以前的土坯房、窑成为今天的砖瓦房、小洋楼,这真的是了不起的改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这边最能体现当地人的精神便是这八字。

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农户在家靠种地、喂牲畜和打零时工挣钱,获得利润和劳务费相当有限,缺乏创新创业模式;

农户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甚至来说非常缺乏,严重缺乏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

农户对病虫害的意识性不够,只知道卖药的那边建议啥药就买啥,不知道根究其病因,对种植技术相当缺乏;

有的农户生病一味的能推就推,从小病一直拖到大病,以及对疾病的防护意识不足。

(4)杨澜

通过在西吉肖河乡隆堡村为期2天的志愿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第一天我们去看了一些国家扶贫计划的项目、油牡丹基地、蔬菜基地考察以及进老百姓家访。第二天,我们走向了大山的深处去看望那里的居住的村民,去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通过参加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对农村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社会应该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