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下肢麻木无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其实不然,这还有可能是胸椎管狭窄脊髓损伤惹的祸,特别是当双下肢同时出现这种症状时,我们更应该注意。近期我院脊柱科就诊治了一位由于胸椎管狭窄导致双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的病人。
一、患者入院前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41岁,双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1月余。患者自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双足底变厚,左侧为重,双下肢麻木先从足底开始上升到腹部,小便费力,偶有胸腰背部疼痛伴左侧肋弓疼痛。曾就诊于外院,按腰椎间盘突出诊治,口服及外用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且仍无法站立,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脊柱科就诊。
二、患者在我院脊柱科治疗过程及结果
脊柱科杨滔主任接诊患者后,经查体发现患者胸腰段及腰4-骶1棘突旁稍有压痛,无叩击痛。双上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双下肢髂腰肌肌力2级,双侧股四头肌4级,双侧胫骨前肌4级,双侧踇背伸肌力4级,双侧屈踇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T12以下皮肤痛觉减退,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腹壁反射减弱,肛门反射减弱,双侧跟腱反射亢进、双侧膝腱反射存在亢进,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
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患者为:1、胸脊髓脊髓变性伴不全截瘫ASIA分级(胸9,10水平);2、胸椎间盘突出伴胸椎管狭窄症(胸2-3、胸5-6、胸9-10);3、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症。
杨滔主任分析病情:患者进行性双下肢活动受限,目前不能站立,不能行走,小便困难,鞍区麻木,术前检查无禁忌,手术指证明确,但需要向患者及家属明确说明,此次手术可以解决胸9-10后路神经压迫,为神经损伤恢复创造条件,但神经恢复要靠本身,且神经损伤恢复慢,甚至不能完全恢复。患者及家属了解并同意手术。
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对比
杨滔主任还强调,脊髓损伤要早日手术,最大范围的恢复神经功能,患者虽然伴有糖尿病慢性病,困难较多,但经内科会诊协助控制血糖,完善检查后,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全程历经4个小时,术后患者麻木无力症状明显改善,皮肤痛觉减退平面下降,且大小便功能已开始逐渐恢复。
三、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
术后一个月随访患者,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症状明显改善,能扶助行器站立,行走,大小便恢复正常,睡眠质量好,精神状态比术前明显好转,已逐步恢复自理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患者扶助行器可站立行走
胸椎管狭窄症是指由胸椎椎管内韧带肥厚与骨化、椎间盘硬性突出、椎体后缘骨赘、椎管发育性狭窄等病理改变中的一种或多种因素作用导致胸椎管容积减小、胸脊髓和(或)神经根收到压迫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本
病发病率较低,保守治疗效果差,常需手术治疗。常累及双下肢致感觉运动障碍,较少发生单侧。早期症状常常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为避免误诊误治,一定及早到专业机构诊断排查,一经诊断应积极手术治疗,使脊髓的压迫得到充分的减压,给脊髓神经的恢复提供一个较好的空间,及时有效地进行减压治疗,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