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健康大讲堂开课
本期主题:重大传染病的预防
主讲人:杨求真副主任医师
精彩内容
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昆虫媒介、性途径和血液途径等。
3、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1、控制传染源:我国目前法治的传染病有39种,分甲类、乙类、丙类,甲类、乙类强调必须报告、转诊和随访,丙类检测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及特异性被动免疫。
壹: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病原体称为“人类免疫缺陷性疾病”又称为艾滋病病毒(缩写为HIV)。存在于人体的体液内,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脑脊液等,常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接触。
2、血液和血制品传播:静脉吸毒;输注含HIV的血液和血制品;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针刺伤等接触到HIV污染的血液。
3、母婴传播:HIV阳性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和喂奶时,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进晚餐、共用工具、办公工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症状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观上和正常人一样,但有传染性。当病毒将人体免疫力破坏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艾滋病病人,可以出现长期的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及时治疗可以减少传播,延长寿命。
艾滋病的预防
1、避免高危行业,无保护性交、公共注射器、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
2、杜绝滥用毒品。
3、不要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
4、献血员定期查体,保证血液安全。
5、加强血液制品管理,减少不必要、不适当输血。
贰:肺结核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可侵犯各个脏器,但以肺部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痰涂片检查找到结核菌的肺结核患者(涂阳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结核病普遍易感,但健康人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主要看结核杆菌数量和毒力,身体抵抗力强弱。
肺结核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累及胸膜可引起胸痛,部分大量胸腔积液时可引起呼吸困难。
2、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内分泌功能紊乱(如月经不调等)。
肺结核的预防
肺结核的预防以控制传染病作为主要措施。控制传染病包括早期发现、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积极发现和治疗痰涂片阳性的病人,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效果的干预措施。
1、物理预防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居住环境经常通风换气,进行紫外线消毒。
2、卡介苗接种主要用人工的方式,使未受结核菌感染的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临床发病危险的原发感染,从而产生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3、化学预防治疗主要对象是与治疗性肺结核,特别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青少年,主要采用异烟肼做预防性治疗。